近期,中国导弹技术的发展,简直是坐上了火箭,短短十来年,就从默默无闻一跃成了世界顶流。这速度,让美国防务高层,尤其是像“懂王”这样的现任领导人,都感到一股前所未有的战略不安,真是如临大敌。
国际社会对中国反舰导弹的突破,那叫一个惊诧,这可不只是小进步,而是悄悄地把全球海上力量平衡给重新洗牌了。
就在2025年8月中旬,中国一口气公开了四款全新一代反舰导弹:鹰击-15、鹰击-17、鹰击-19和鹰击-20。这简直是向全世界宣告,中国在这个领域,已经开始超越那些老牌军事强国了。
鹰击家族这次集体亮相,彻底刷新了大家对中国高超音速导弹的固有印象。它们肩负着保卫中国海疆的重任,成了中国海军舰艇、潜艇和岸防部队手里实实在在的“杀手锏”。
这些导弹型号各异,特点鲜明,能适配各种作战平台,共同织就一张越来越大的海上防御与打击网络。像鹰击-12和鹰击-21这些型号,以前大家就耳熟能详了,现在新成员一加入,整个体系更是完善得没话说。
鹰击家族,亮瞎了眼
在这场技术革新里,鹰击-19的横空出世,简直就是把传统导弹设计手册给撕了个粉碎。它革命性地用了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做动力,这可不是闹着玩的。
要知道,这不仅是全球目前唯一一款公开应用这项技术的导弹,更是中国在高超音速领域玩出的一个大飞跃,标志着我们真的走在了前头。
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精妙之处在哪儿?它能让燃料在超音速气流里直接烧起来,飞行时还能从大气层里吸氧气,这样一来,导弹就不用背着笨重的氧化剂跑了。
这项创新,大大减轻了发动机本身的重量,同时能产生比传统火箭高出四倍的推力,效率高得惊人,简直是开了挂。
所以啊,鹰击-19根本不用战斗机助推,也不用火箭把它送上太空去滑翔,光凭自己就能在大气层里飙到6到10马赫的惊人速度,甚至有报道说最高能冲到12马赫。
它更像是一种贴着地面飞的巡航导弹,但速度却甩开任何传统型号好几条街。这种独一无二的推进方式,全面提升了它的突防能力,让人防不胜防。
东海演习中的实弹测试,更是直观地展现了鹰击-19有多厉害。六枚鹰击-19在500公里的距离上,成功玩了一把“打水漂”式的弹跳变轨。
最后,它们全部精准命中了移动靶舰,误差甚至不到20米,这准头,没得说。它还能在空中玩S形变轨机动,大大增加了敌人拦截的难度。
再配上它搭载的800公斤战斗部,理论上只要几枚,就能有效击穿并彻底损毁航母侧面装甲,让它彻底丧失战斗力。而且,它的射程更是能达到2500公里以上,简直就是航母的噩梦。
群鹰展翅,各显神通
除了那个划时代的鹰击-19,中国新型反舰导弹家族里的其他成员也各有各的绝活儿,这说明中国在反舰导弹发展上,玩的是一套体系化的策略。
鹰击-17就融入了东风-17的乘波体气动外形,骨子里就是一款高超音速反舰导弹。它末端突防速度高达10马赫,巡航速度也超过6马赫,打击范围在1500到2000公里之间,甚至能飞出1000公里开外。
鹰击-15则是在大家熟知的鹰击-12基础上深度改进来的,保留了原来的基础气动布局,但在性能上实现了显著跃升,成了新一代高亚音速反舰导弹。
鹰击-15的巡航速度大概是0.8马赫,但末端突防速度也能达到3马赫,射程更是突破了600公里,在某些特定作战场景下,它依然能发挥重要作用。
家族里还有鹰击-20,它主要采用独特的垂直攻击模式,目的就是要在短时间内穿透敌舰甲板,然后在核心舱室里引爆战斗部,迅速让舰船瘫痪。
外界普遍猜测,鹰击-20和鹰击-21在技术上关系匪浅,并且具备和鹰击-17差不多的射程和速度。中国高超音速导弹家族展现出多元化的飞行模式,涵盖了不同速度和飞行特性的型号。
这印证了中国在反舰导弹领域取得突破后,能够带动多型号全面发展的体系化策略。目前,鹰击-17、鹰击-19、鹰击-20以及鹰击-21,再加上陆基的东风-17,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五款高超音速导弹,这实力,谁看了不说一声牛!
老牌强国,有点跟不上
面对中国反舰导弹的迅猛发展,美俄在这方面的技术进展,多少显得有点儿相形见绌了。美国对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究还在路上,波音X-51A项目还在试验阶段,啥时候能实际用上,还是个未知数。
美军现役的LRASM-A反舰导弹速度低于1马赫,大概只有0.8马赫。而美国正在研发的AGM-158X导弹,仍属于亚音速反舰导弹,研发进展缓慢,射程也才约1500公里。
虽然美国“暗鹰”高超音速导弹和中国鹰击-21在技术路线上基本一致,都采取“两级火箭助推”发射模式,末端速度能突破10马赫,也具备中段和末段机动变轨能力。
但这仅仅是美方少数能和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掰掰手腕的型号,数量和体系上,还是差了一截。
再看看俄罗斯,“匕首”高超音速导弹本质上就是“伊斯坎德尔”战术导弹的缩小版,高度依赖米格-31战机做发射平台助推,米格-31最快也才2.8马赫。
这导致“匕首”自身动力无法完全实现高超音速飞行,严格来说,它并不完全符合高超音速导弹的标准。俄罗斯海军的“锆石”系列导弹速度是挺快,但射程只有区区400公里。
更要命的是,俄罗斯目前的反舰导弹型号普遍不具备中段和末段机动变轨能力,这在现代反舰作战中,简直是个致命的短板。
虽然俄军的“榛树”高超音速导弹和伊朗“法塔赫2”技术路线相同,属于中程弹道导弹,先飞出大气层再以滑翔模式高速俯冲进入高超音速飞行。
但综合性能分析,美俄反舰导弹的整体实力,现在已经远不及中国海军了,这是不得不承认的现实。
中国新型反舰导弹的问世,有效弥补了海军与导弹部队在区域反介入作战体系配合上的不足,展现出高度的部署灵活性。
052D驱逐舰将能够与这些反航母、高超音速导弹协同作战,甚至鹰击-20也能由潜艇携带并从内部发射,这极大提升了隐蔽性并扩大了打击范围。
鹰击-17还可以在反区域拒止作战中独立或与陆基东风-17协同,共同构建海陆多维协同作战体系,涵盖多种弹道的攻击组合,配合无人机等其他火力单元,可实现超饱和攻击。
这种质变的区域反介入/拒止能力,意味着美国海军将难以再对中国进行挑衅,也无法轻易靠近中国核心利益区。
凭借上千公里的射程优势,中国可以形成强大的火力压制,将潜在敌方舰队压制在3000公里以外。许多观察家认为,美国在西太平洋区域的海上控制权已经丧失,这种突然而来的变化,预示着美国航母全球霸权的时代或已终结。
笔者以为
中国在反舰导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,不仅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海军的本土防御和反区域介入能力,增强了在重要海域的控制力,更作为核心战略资产,成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、震慑潜在威胁的关键力量。
这些“东方利刃”让任何潜在威胁在采取行动前都必须三思,重新评估他们可能面临的风险。中国从曾经的追赶者,一跃成为技术引领者,这种震撼世界的速度和成就,已经深刻影响了全球海军战略格局。
它标志着一个多极化海上力量竞争时代的到来。你觉得呢?未来海上博弈,谁还能说了算?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吧!
瑞和网-10倍杠杆平台-场外配资炒股-网上配资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